凌晨四点的阿萨姆丛林里,150 架无人机猛地飞了起来。印度军方说,他们对藏南某山口附近的游击队营地搞了精确打击,打死 19 名武装分子,里头还有三名高级指挥官。这场行动不仅刷新了印度反游击战的战术记录,更让全球军事观察家瞪大眼睛——无人机打游击战配资门户查询,真能这么狠?
印军无人机群12日凌晨突袭那加兰邦隆瓦、庞赛山口等要地,《今日印度》披露。150架无人机中,以色列"搜索者"负责侦察定位,法国"雀鹰"紧随其后实施精准打击,流程清晰。19名武装分子遭击毙,含3名指挥人员,游击队突袭中溃散。印军虽未正式承认,但藏南方向的炮声早把消息炸得满城皆知。
印军为何突然对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(ULFA-I)发起强硬清剿?该组织战力不容小觑。这个1967年成立的武装组织,主要针对印军和警察发动袭击,活动范围覆盖印缅边境及不丹、孟加拉国交界的山区。阿萨姆邦1600万人口中,阿萨姆族占主体且长期存在自治诉求。战略命脉西里古走廊仅23公里宽,地缘脆弱性显著,轻微动荡即引发地缘风险激增。
展开剩余63%印军过去咋打?传统套路是派小分队钻山沟,跟游击队玩“猫抓老鼠”。阿萨姆这地方丛林密得很,游击队打一枪换个地方。印军遭遇重大伤亡却未获实质战果。这次无人机一出手,情况彻底变了——白天盯着侦察,晚上精准轰炸,游击队藏哪都白搭。更绝的是,无人机成本比派兵低多了,印军这回算盘打得精:用高科技少流血,还能把游击队按在山里打。
不过这事儿背后的水可深了。1992至2009年间,印度东北七邦冲突致死19100人。印军曾投入八个旅反恐,反致游击队战术升级且外援不断。后转由阿萨姆步枪队实施清剿,该准军事部队凭借机动优势专攻低烈度冲突。现在配上无人机,相当于给步枪队装上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游击队还想翻盘?难咯。
要谈无人机战术的“狠”,得先指出传统作战的弊端。过去印军空袭得派战斗机,成本高昂且易误伤;步兵围剿又损耗人力。无人机不同,24小时盘旋盯着,游击队集结、转移全被拍得清清楚楚。这回选凌晨4点动手,就是掐准对方放松警惕的空当——150架无人机倾巢而出,以色列侦察型定位、法国攻击型轰炸,流程像流水线,游击队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。这种打法直接把游击战变成了"透明战争",对手藏哪、干啥都一清二楚。
但阿萨姆这乱摊子,真能用无人机平下来?民族矛盾、政治上的不信任这些根子不除,打得再狠也只是治表。当地人想要的是自治权、发展机会,是政府能好好坐下来谈。现在印军靠科技压住了火,但哪天无人机飞走了,火会不会又烧起来?
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150架无人机中,以色列和法国的型号尤为引人注目。印度这些年买武器左右逢源,这回用西方装备打游击战,是不是在给国际社会递信号?“看,我连反恐都用上你们的家伙了,合作该更紧密吧?”
最后说句实在话:科技能改变战术,但改变不了人心。阿萨姆游击队这次受挫不小,但当地人的怨气依旧满满。印军要真想彻底解决问题,不如把打无人机的钱,分点出来搞搞民生——修条路、建所学校,比100架无人机都管用。
毕竟配资门户查询,山里的枪声能暂时压住,可山民心里的火,压得住吗?
发布于:河南省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